今天我們桃園有上班上課,繼續就大家關注的民生議題就教市府團隊:
為了因應國際節能減碳潮流,我們台灣即將在2026年徵收「碳費」,僅就我們桃園就有114家廠商是課徵的對象,但我從經發局的報告中還沒有看到很具體的業者輔導計畫,我建議市府團隊要積極處理,讓業者能合理的節省成本並節能減碳。
今天我們桃園針對「社區型儲能設備補助」預算僅有200萬,一推出就被「秒殺」,顯示民眾有強烈需求,明年預算目前僅增加到400萬我想也是供不應求。
此外,最近我受到很多熱心民眾反映,在社區大樓停電時會啟動「柴油發電機」,但長時間使用下會產生噪音與臭味,現代社區大樓都靠很近的情況下造成民眾苦不堪言,因此多增加社區型儲能補助有助於民眾基本民生需求的改善。
現在許多年輕人用「行動餐車」作為創業的起點,例如我們中原文創園區與許多活動都會看到行動餐車的身影。
但目前由於我們桃園沒有適當的自治條例,因此這些行動餐車往往會被視為「違法」(包含稅籍資料、車輛改造、油煙污染等等),但台北市目前已經有相關針對行動餐車的規範准許業者去申請,因此我希望經發局針對這個新興產業積極思考如何讓他們能收合理規範、合法上路,給年輕人創業減少阻礙。